English     CAST內部郵箱入口    

夯實高質量保證成功之基,推動航天事業(yè)行穩(wěn)致遠

時間:2024年06月24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2070 字體:

2024年行將過半,五院堅決落實集團公司黨組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一手抓型號保成功,一手抓全面從嚴治黨,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要求,在確保以嫦娥六號采樣返回等重大工程為代表的型號任務接續(xù)成功的關鍵時期,于5月8日和6月18日召開了兩期技術風險專題會,院領導班子成員、總工程師,綜合管理層相關部門,以及院屬型號和產品研制相關單位參加會議。


參會人員聚焦影響型號任務成敗的關鍵技術風險,深入研討組織層面的風險管控機制、型號和產品層面的具體控制措施,互相啟發(fā)、取長補短、學習共進,共同推動做好技術風險管控工作。


一直以來,針對航天器高風險的本質,五院高度重視型號技術風險管控工作,結合型號研制實踐,發(fā)布實施了院長令以及一系列的風險管理要求,建立了覆蓋型號研制過程,貫穿總體、分系統(tǒng)、單機各層級的風險管控機制,并不斷完善風險識別與控制方法,提升型號風險管理能力和效果。當前,型號任務面臨著市場化等新形勢,以及“產品化、數(shù)字化、國產化、規(guī)?;⒓夹g經濟一體化”等新需求,五院從廣度和深度方面持續(xù)深化技術風險識別與控制,滿足當前多重約束下的型號保成功要求,進一步明確了技術風險管控工作的四方面具體措施:


一、狠抓意識提升和責任落實


當前五院承擔的國家重大工程、重要任務以及新領域任務具有難度大、風險高、責任重的特點,對型號質量要求很高。管控好型號技術風險一方面是確保任務成功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更是履行職責使命的關鍵所在。通過堅持常態(tài)化開展各級形勢任務教育、專題質量分析等活動,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壓實各級風險管控責任,保證措施有效落地、閉環(huán),有效防范化解系統(tǒng)性風險。


二、持續(xù)夯實組織能力基座


型號的圓滿成功不僅體現(xiàn)了隊伍的能力,同時也體現(xiàn)了組織的能力。院頂層設計提出的組織能力基座建設對于抓好技術風險識別與控制工作尤為重要,這是圍繞“完善的產品保證體系和嚴格的過程控制”這一目標,從規(guī)范、流程、機制等方面,分布式、有層次、分層級健全各類規(guī)章制度、工作流程、“十大風險”/“五類產品”風險管控等機制,形成的可支撐型號在各種約束條件下找到聚焦保成功最優(yōu)解的良性生態(tài),為各類任務的順利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三、嚴格落實型號標準要求


有效閉環(huán)各項風險控制措施。針對各項技術風險項目,實施分級分類管控機制,院所兩級共同發(fā)力,從風險認識的深度、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組織層面保障的穿透性、技術風險有效閉環(huán)等方面,分門別類把控工作進展,保證型號各項風險控制措施有效閉環(huán)。


有效閉合在軌指標。履行職責使命,強化責任擔當,聚焦好用易用和應用效能發(fā)揮,持續(xù)開展對包括重大工程和重要任務等型號研制總要求指標分解完整性及合理性復核,以及指標符合性和驗證充分性復核,保證相關指標閉合,確保滿足用戶要求。


深入開展制度化、場景化、知識化的舉一反三工作。深挖問題背后的問題,開展基于本質和機理的質量問題舉一反三工作;針對元器件和通用產品舉一反三等典型場景,制定舉一反三工作流程并規(guī)范開展;建立專報和“雞毛信”信息快速溝通機制;健全信息化管理手段,從模式、流程、工具、方法等方面確保舉一反三工作快速、全面、精準實施。


四、把控全周期關鍵環(huán)節(jié)


面向五院未來發(fā)展,深化產品保證工作,將技術風險識別與控制向橫向和縱向延伸。其中,橫向要延伸至研發(fā)論證、在軌運行階段。特別是要將技術風險管控重心向前端轉移,做好研發(fā)論證階段的風險控制,統(tǒng)籌考慮研制階段的各項工作,在爭取任務時提前關注任務實現(xiàn)風險;做好復雜新研產品開發(fā)的風險控制,在推動核心技術、核心產品開發(fā)的基礎上,兼顧批產化、規(guī)?;?、產品化等要求,確保與工程研制順利銜接。


五院將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嚴格落實上級部署要求,切實抓好各項技術風險管控措施的落實,圓滿完成航天重大工程和重要任務,推動航天事業(yè)行穩(wěn)致遠。




關于本院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航天城 網站建設: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5 www.holidayd.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
京ICP備20011260號-1